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全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情况调研

发布日期:2025-10-14 来源:- 作者:伊春人大



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情况,推动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,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监督工作安排,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吕瑞晏率调研组,对全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。10月10日至11日,调研组实地察看了伊美区、大箐山县、汤旺县和丰林县“一区三县”共计12个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点位。10月13日,调研组召开了专题汇报座谈会,听取了市生态环境局、市住建局、市农业农村局、市商务局、伊春森工集团工作情况汇报并开展座谈交流。



调研组指出,我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部署,全市固体废物管理水平明显提升,逐步探索出了富有本地特点的“无废林都”实践路径。但在实地察看中,也发现了建设质量、专业力量、资金保障、协调机制和宣传力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。


调研组强调,“无废城市”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、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,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、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。一要深化顶层设计,夯实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基础。要提高思想认识,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、市委工作会议精神,要率先垂范,将无废理念贯穿于工作全过程,夯实“无废城市”建设保障。要突出示范引领,重点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亮点工程,发挥以点带面作用,激发创建活力。要注重策略谋划,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,树立长期意识,学会算大账、总账、长远账。要着眼均衡发展,加大对偏远乡村地区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。二要加强专业支撑,提升“无废城市”治理效能。要着眼于提升专业化技术水平,强化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的硬件支撑,推动源头减量与企业绿色转型。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,全面提升专业素养。同时要运用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智能化监管水平,严厉打击非法行为,筑牢环境安全底线。三要拓宽资金渠道,构建多元化资金保障格局。要优化资金使用效率,重点投向技术研发、示范项目及农村等薄弱地区的设施建设,注重“小而精”的项目布局,实现资金精准投放和高效利用。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、企业为主体、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可持续资金投入机制,为“无废城市”建设提供坚实保障。四要凝聚建设合力,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。要完善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运行机制,加强横向联动和纵向协同,明确各部门职责,确保各项工作衔接紧密、高效推进,确保“无废细胞”建设工作持续走深走实。五要提升公众认知,营造全民共建良好氛围。要精准定位宣传对象、内容和方式方法,实施差异化宣传策略。要积极构建公众参与机制,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,鼓励群众主动发现问题、反映问题、参与解决问题。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平台、社区活动、公益广告等多种载体,将宣传巧思融入群众日常可感可知的具体场景,为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“无废城市”细胞工程营造浓厚社会氛围。

市人大城建环保委、市生态环境局相关同志参加调研,所到县区人大、政府相关同志陪同调研。